五月國會改革法案之爭議使數萬人走上街頭,不僅止於臺北中山南路,多個縣市也有公民響應、作無大台式的跨縣市串連,希望對國會施加輿論壓力,讓法案重回討論與協商階段。
彼時輿論各方兀自有理,論述龐雜難辨,公民倘若要理解法案本身,又往往困於立院議事規則、法案內涵之詮釋、各黨團微調版本的複雜度,以及各黨團的攻防操作而無從理解起。
簡單來說,公民與立院內對於法案內容的理解上出現了時間落差與資訊落差,這些落差來自缺乏即時性、具備彈性的資料公開方式;缺乏「開放」的工作文化。
對於政府及國會,公民普遍有著「透明、開放、參與、可課責」的期待。
過去四年由民進黨、國民黨、民眾黨三黨團同意並參與的「開放國會行動方案」允許公民團體或個人、立院文官及立法委員等共組委員會,一起完成了讓國會更加開放的基礎建設: - 立院開放了權威檔、使用開放授權,並為網站設置固定連結,同時確保資料開放有一定品質且穩定產出
- 國會教育向國民教育扎根,與教育部合作進行國會識讀教材編纂,並以活動宣傳
- 「開放國會行動方案」拉近了公民和立院文官的距離,彼此已然建立互信
遺憾的是,國會白熱化的爭執與失序後,第二屆開放國會行動方案仍未見重啟契機。在各黨競合的現實中,曾能讓公民直接參與國會事務的管道已被阻斷;而過去建立「開放」的工作文化何時會因政治因素遭到封閉也著實令人憂心。
開放應是市集式的參與,應撇開黨派的束縛。我們希望透過科技與實質參與,讓國會與公民互相貼近。
——— 內向
I 人的你,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認識開放國會的成果 ._./
外向 E 人的你,何不致電給選區立委辦公室聊聊開放國會 \._.
|